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浅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之路 浦发银行宣城分行党支部书记、行长 江政

    在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金融系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方向。“五要五不”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带来活水,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不断印证着“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的重大意义。

    一、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

    金融服务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其根本宗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繁荣是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当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根本源泉。它涵盖了制造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没有实体经济的坚实支撑,经济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银行金融服务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首先,银行通过提供信贷服务,为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银行的贷款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例如,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银行贷款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科技创新型企业可以获得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说,银行的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等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购房、购车等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其次,银行的金融服务还包括支付结算、资金托管等业务,为实体经济的交易活动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高效的支付结算系统可以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资金托管业务则可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银行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促使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银行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服务,满足了消费者便捷支付的需求。实体经济中的科技创新也为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企业和个人的存款是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实体经济的繁荣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从而提高银行的存款规模。同时,实体经济中的优质企业和个人客户也是银行的重要服务对象,他们的良好发展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和业务增长。

    银行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银行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重要服务,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为银行金融服务提供了市场需求、资金来源和客户资源,促进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加强银行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对接,推动两者的良性互动,共同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之路至关重要,而这一创新之路与弘扬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重任。在传统模式下,银行主要通过信贷业务为企业提供资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走上创新之路。

    创新首先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银行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的金融产品。例如,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可以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创新产品,既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又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对于小微企业,可以简化贷款手续,推出小额信用贷款等产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同时,银行还可以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如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

其次,创新还体现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大数据分析,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准确性。人工智能可以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如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提升客户体验。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然而,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之路并非孤立存在,它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弘扬培育息息相关。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金融理念和实践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银行在创新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髓,坚持诚信为本、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经济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和途径,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通过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三、金融服务守正为本、回归本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二者共生共荣。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推动创新, 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小微企业。 守正是开展金融服务的基础。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才能在金融市场中立得住、站得稳,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近年来,浦发银行宣城分行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薄弱环节,结合宣城实际情况,着力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拓展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54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6.38亿元,为实体企业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12.38亿元,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通过组织首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促进行动,满足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金融需求,构建金融服务制造业的长效机制,有力支持了辖内实体经济的发展。

    浦发银行宣城分行积极响应科技强国战略,发挥集团协同优势,参与重点领域、产业及重大项目的金融服务。通过与政府、科研机构、行业枢纽企业的合作,分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服务,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通过“浦新贷”、“浦创贷”、“专精特新贷”“小巨人贷”等产品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通过这些创新产品,分行成功服务了40余户科技企业,科技贷款规模超10亿元 。

    浦发银行宣城分行还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特别是老年人、青少年和新市民的金融素养。通过“周周进、晚托班”等常态化机制,分行深入社区、学校,普及金融知识,帮助重点人群掌握必要的金融技能 。

    金融文化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信任具有重要作用。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根和魂的根本举措,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项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的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未来,浦发银行宣城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金融监管各项工作要求,把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重要任务,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深耕“五大赛道”、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走在前面,以守正创新的定力和决心,在助力宣城经济建设中不断开创新局面!